查看原文
其他

张爱玲逝世29周年,她似乎早早就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| 二湘空间

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4年09月08日 06:31
思想的碰撞   民声的回鸣

有品格  有良知  有深度  有温度


张爱玲  图源网络
作为张迷,我想为张爱玲说几句
文/荒废姐


1995年9月8日,张爱玲被发现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离世,享年75岁。她的一生就像她的一本散文集名——《传奇》。


我不是专业的“张学”研究者,只是一个十足的“张迷”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我还是个高中生,偶然从报纸上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旧作《天才梦》就欲罢不能,反复读了好几遍仍意犹未尽。从那以后,我便慢慢成了“张迷”。


进入自媒体时代后,离世近30年的张爱玲俨然成了一个“网红”。关于她的陈年八卦铺天盖地,其中不乏以讹传讹。作为“张迷”,每当看到这些,总不免感觉郁闷。于是,作为“张迷”,我想为张爱玲说几句。

 

“小资”与“颓废”的标签


不知从何时起,张爱玲的作品被贴上了“小资”与“颓废”的标签。


到底什么是“小资”?打开百度搜索,位列第一的定义是:‌“小资是一个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的名词,原本是’小资产阶级’的简称,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、追求内心体验和物质精神享受的年轻人“。张爱玲的散文取材很广,身边琐事信手拈来。她热爱小市民生活,喜欢浓烈的烟火气。她的一些文章,例如《论写作》,放在当下仍有现实意义。张爱玲的小说多以她的家族为原型,描写了很多人性的幽暗、现实的算计、无奈的没落,少有光明圆满的结局。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,她的作品总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,文字凝练传神。她的写作技巧高超而自然,没有刻意的雕琢。她的作品雅俗共赏,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无论如何都与“小资”沾不上边。或许是她显赫的家世与生活的经历,让人们在无限遐想的同时,武断地给她贴上了“小资”的标签。


张爱玲  图源网络


至于颓废,读张爱玲的许多作品确实会有一种苍茫悲凉的感觉,特别是她的小说。然而,苍茫悲凉不等于颓废。人性原本就是善恶并存。张爱玲的作品中描写的那些幽暗、算计、与没落,让我们看到了真实世界的一角,也让我们愈加珍惜和向往生命中的真、善、美。


并非一无是处的父亲


张爱玲的父亲抽鸦片、不务正业、娶姨太太、对家庭不负责任,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。但他果真一无是处吗?其实不然。


张爱玲的父亲——张志沂(字廷众)是晚清名臣张佩纶的儿子。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外祖父——李鸿章。张志沂7岁时,其父张佩纶就去世了。不久因为晚清覆灭,整个家族也开始走向没落。但他的母亲李菊耦却一直对子女严加管教,不仅请了老师来家教古书、做文章,还请了老师教外文。张爱玲在《对照记》中记载家中的老女仆曾回忆:“三爷背不出书,打呕,罚跪”(注:三爷即张爱玲的父亲)。这使得张爱玲的父亲在文学和外语方面颇有功底。成年后,失去了母亲的管束,再加上富有的家境,他染上了各种不良嗜好。然而,他却一直非常喜欢看书、涉猎广泛。他的家中有不少藏书,从中国古典文学到西洋小说,家里还订了许多中、英文报刊。


张爱玲幼年时,她父亲按家族惯例也开了家塾,请先生在家教张爱玲和弟弟学习古文。虽然家塾教育在当时已是落伍之举,但无疑给张爱玲日后的文学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

张爱玲自幼酷爱看书和写作,她父亲对此非常宽容,甚至放任。他很早就发现了张爱玲的天赋,除了鼓励和支持,也很引以为傲,常在亲友面前夸赞。张爱玲的弟弟在《我的姊姊张爱玲》一书中回忆道:“姊姊在家的时候,没事就在书房里看书,也常和父亲谈一些读书的感想。父亲鼓励她作诗、写作;他那时也已看出这个女儿有文学创作的天分。姊姊在他指导之下,也真的写了一些旧诗。有几首父亲很满意的,亲友来访他就拿出来给他们看”。张爱玲从小喜欢《红楼梦》,她父亲便给她细细地分析《红楼梦》的创作背景、作者生平、人物性格。张爱玲十四岁时写了习作《摩登红楼梦》,她的父亲还颇有兴致地帮她拟了回目。


所以,张爱玲的父亲是她步入文坛的重要启蒙者。而张爱玲对父亲的感情也非常复杂。虽然她始终无法原谅父亲对她的伤害,但仍眷恋着他曾经的宽容和鼓励。张爱玲在1944年7月发表的散文《私语》中写道:“我喜欢鸦片的云雾,雾一样的阳光,屋里乱摊着小报(直到现在,大叠的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觉),看着小报,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 --- 我知道他是寂寞的,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”。


母女的隔阂


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(又名:黄逸梵),是曾国藩的爱将、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。黄素琼天生丽质,性格活泼,敢于冒险。正是由于母亲的坚持与付出,张爱玲才得以接受完整、良好的现代教育,由此开阔了眼界,滋养了文学天赋,23岁就在文坛大放异彩。然而,张爱玲在多部自传体小说中(例如《小团圆》、《易经》、《雷峰塔》)却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淡薄的母女之情。有人说,这种母女隔阂是由于张爱玲嫉妒母亲的美貌。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未免过于片面。


因为不满丈夫的诸多陋习,张爱玲的母亲在女儿才三岁时便与小姑结伴远赴欧洲游学,时隔五年才回国。其后全家虽然有过短暂的幸福生活,但好景不长,没多久夫妇二人仍旧争吵不断,最终以张爱玲的母亲提出离婚、独自远赴法国收场。从3岁到18岁,张爱玲一直与父亲生活。18岁时,张爱玲逃离父亲家,投奔了母亲和姑姑。其后,直到32岁离开上海,张爱玲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仍是短暂的,大部分时候与姑姑同住,因为母亲还是长居海外。这样的聚少离多严重阻隔了本应亲密的母女关系。


18岁离开父亲、投奔母亲时,张爱玲是个相貌平平,内向自卑的少女,穿着后母的旧衣服,举止随意,生活琐事全靠仆人的照顾。与光彩夺目、独立干练的母亲在一起,张爱玲愈加相形见绌。而母女相处时,她的母亲也是严格有余,温情不足,这更加剧了张爱玲的自卑。


图源网络


同时,由于贵族出身,张爱玲的母亲习惯于上流社会的排场,服饰考究,住高级公寓,交往的朋友非富即贵,还有外国男友。但她没有稳定的工作,基本依靠结婚时娘家带来的嫁妆支撑。在毫不犹豫地接纳了张爱玲后,她突然要独自负担起女儿所有的开销(包括出国留学),难免在女儿面前流露出压力。与此同时,她也不是一个传统的慈母,在培养女儿的同时,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。这样的特立独行必然不会被当时的社会接受,也不可能得到女儿的理解。生活的压力与情感的阴影,慢慢地磨蚀着母女之情,使张爱玲在崇拜与感激母亲的同时,内心备受煎熬,并一直难以释怀。


1944年,张爱玲在散文《私语》里这样描写她在母亲家的生活:“在父亲家里孤独惯了,骤然想学做人,而且是在窘境中做’淑女’,非常感到困难。同时,看得出我母亲为我牺牲了许多,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。我也怀疑着。”。在同年的另一篇散文《童言无忌》中,她这样描述自己与母亲的关系:“可是后来,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,为她的脾气磨难着,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,那些琐屑的难堪,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”。


晚年的困境


1955年秋,张爱玲从香港赴美。直到1995年9月去世,她在美国生活了40年。晚年的张爱玲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,很少与外界联系。除了少数几次搬家,不得不请朋友帮忙,她几乎不见人。张爱玲离世后,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在整理遗物时发现,张爱玲所住的公寓内真可谓家徒四壁:除了一张行军床、一把折叠椅、一个折叠梯之外,没有家具,地上随意放着的各种纸袋里装着常用物品,屋内凌乱不堪。很多人据此判断,张爱玲晚年必定是穷困潦倒。


诚然,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并不顺利:她用英语创作的小说不是销量惨淡,便是被出版社拒绝;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,由于历史的剧变,她被中文世界的读者们淡忘;她很难在美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;丈夫赖雅的年老和多病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负担,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十一年里时常经济拮据。 


张爱玲  图源网络

然而,1961年夏志清出版了享誉文学界的专业著作《中国现代小说史》。他在书中不但有一章专论张爱玲,还给予了她非常高的评价。其后,在夏志清、夏济安、宋淇、平鑫涛的推动下,张爱玲的作品得以在港台再次出版,慢慢受到欢迎。1984年起,张爱玲的作品也逐渐在大陆再版,并又一次掀起了张爱玲热。而张爱玲从1970年代至1994年也陆续推出了中文新作。这些作品的出版,不但使她在中国文学界东山再起,也给她带来了颇丰的稿酬。这些收入或许无法让她在美国过得非常优渥,但至少可以维持简单正常的生活,绝不至于家徒四壁。其实,张爱玲的晚年困境有诸多原因:


首先是张爱玲的性格使然。她年轻时就不喜欢与人交往。在经历了生活、事业的诸多波折后,独居美国的她更是避不见人,只与姑姑、弟弟、和极少几个朋友保持着通信及偶尔的电话联系。不过,直到暮年,在与朋友的通信和电话中,她依然思路清晰、反应敏捷、对许多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、并常常自得其乐。


其次,张爱玲热爱读书与写作,却不擅长、也不喜欢料理家务,尤其讨厌煮菜做饭。与父亲同住时,饮食起居自有仆人照料;逃离父亲家后,生活琐事也均由精明能干的母亲或姑姑打理。她的弟弟在《我的姊姊张爱玲》中回忆道:“对于不喜欢做的事,姊姊确是无精打采,能拖就拖。”,“不过,最重要的是,姊姊是一个专心追求精神生活的人;对于生活周遭的细屑琐事,她常常是视而未见的。”。所以,她晚年独居的公寓内凌乱不堪,堆满罐头食品和一次性餐具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此外,赖雅离世后,张爱玲常年饱受跳蚤引起的皮肤过敏的困扰,一度到处搬家,以至于居所内不敢放置家具。


再次,张爱玲不会开车。一个生活在洛杉矶的独居老人,日常外出只能依靠走路和公交车,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晚年的张爱玲,看病和购买生活必需品就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,再加上常年只吃速食食品,得不到均衡的营养,就更没有体力料理其他事情了。由于精力不济,有时就连朋友寄来的信件,她都要隔好几个月才拆开看。


幸运与不幸交织的一生


来到这个世界,张爱玲仿佛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天才的作家。命运对她特别眷顾,给了她过人的天赋、终身的挚友、难得的机遇。命运对她也特别残酷,给了她封闭的性格、破碎的家庭、颠簸的人生。而她也好像在成名之前就早早地预见了自己的未来。1941年,年仅21岁、还是籍籍无名的张爱玲写了《天才梦》参加《西风》杂志的征文比赛。在此文的开头,她这样写道:“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,从小被目为天才,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。然而,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,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——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。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,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”。



作者简介

荒废姐,职场沉浮三十年,站上过巅峰,跌落过谷底,乐享柴米油盐,笑看云卷云舒。

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,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

~the end~

更多好文


二湘:十年前,我信命,十年后,我更信这个

7:0,要承认,足球仍然是世界语言

转圈圈转不出去的山村,那些年纳凉听的故事

高考16次的唐尚珺是执着,还是愚昧?

徐汇中学学生倒下后的冷血场面让人愤怒

投稿点击此链接,记得公号加星标

二湘空间 · 目录
上一篇二湘:十年前,我信命,十年后,我更信这个下一篇王安忆:阿姨们和她们经过的时代,我不可望其项背 | 二湘空间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二湘的十一维空间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